樟木子
樟木 子 (中药材植物名:樟树)(植物科目:樟科) 植物名:樟树。 生长环境:本品为高大乔木,有野生及栽培的,生长于山坡或沟谷中。 分布:我国东南部及中部、广西、广东分布极为普...
中医医师学习平台给大家分享一味中药——樟木子(中药材植物名:樟树)(植物科目:樟科)。
樟木子的植物名:樟树。
樟木子的生长环境:本品为高大乔木,有野生及栽培的,生长于山坡或沟谷中。
樟木子的分布:我国东南部及中部、广西、广东分布极为普遍,广州附近亦有栽培。
樟木子的入药部分:果。
樟木子的采集期:夏、秋。
樟木子的自采地点:家种。
樟木子的性味:性温、味辛。
樟木子的功能:祛风通窍、行气消滞、止痛消肿。
樟木子的主治、用量和用法:疴呕肚痛:干用5钱至1两,打碎,清水煎服。或配黑老虎5钱至1两同煎。
附录:(根)1、治寒湿脚气,配伍用;2、治风肿:用根适量,煎水外洗患处。
验方:(治寒湿脚气方)樟木根1两、千斤拔1两、牛大力1两、走马箭1两、清水五碗,煎成一碗服。
(方解)寒湿脚气、多见脚部浮肿,兼有痛痹。本方用千斤拔补肾腰行气,去痹痛,牛大力理血,走马箭通络舒筋,樟木根祛风行气,黑老虎辛温散寒,中医医师,合为温散寒湿之剂。
(方歌)寒湿脚气浮肿痛,樟木根牛大力纵,千斤拔走马箭根,寒湿痹痛从此送。
参考资料:《广东中医》(1960.5)新化县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报告:樟蓼合剂防治肠胃道传染病,药物组成:鲜樟脑根20斤、鲜红蓼草10斤、鲜香薷草10斤、鲜平地铺10斤、鲜黄荆叶5斤、给预防服药6800人,8个月内作三次调查,无一人发痢疾及肠炎,治疗1150人(寒湿型736人,热型206人,寒热夹什型208人),达到疗效100%。
《上海验方选编集第一集》内记载治风寒胫骨疼痛验方:樟树皮末加生姜锤匀,和入酒糟,炒热,贴患处,冷则患掉,日夜勿断。更多中医药知识、中医养生知识,欢迎继续关注中医医师学习平台。
相关文章
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