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芩
黄芩为常用中药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中品。 别名 :黄金茶根。 来源 :为唇形笠植物黄芩撞去外皮的干燥根。野生...
黄芩为常用中药,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中品。它有解热、利尿、抗病毒、抗真菌、镇静和降压的作用,从黄芩图片来看黄芩的外形高20-60厘米,许多人对黄芩和黄芪有什么区别傻傻不分,下面中药师宁宁和大家分享黄芪图片大全大图。
黄芩图片根茎叶
以上为黄芩图片 药材
别名:黄金茶根。
来源:为唇形笠植物黄芩撞去外皮的干燥根。野生。
植物形态: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20~60厘米。主根粗状,略成圆锥形,外皮暗褐色,内部黄色,新根内实,老根中空。茎四棱形,基部分支。叶对生,披针形,长约1~3厘米全缘,表面深绿色,背面淡绿色,叶柄极短或无。总状花序,集生茎枝顶端,偏向一侧,有叶状苞片,萼二唇形,上唇冠状突起,花后增大;花冠二唇形,基部弯曲,蓝紫色。小坚果近圆形,黑色。
产地:生产于河北,中医医师,内蒙古,山西,东北,河南,山东,陕西,甘肃等地。
性状鉴别:根呈圆锥形,销扭曲,因生长年限不同,大小不等。长10~30厘米,直径1~4厘米,根头部大都破裂,老根中央有棕褐色朽片状枯心。外表黄色并残留有上棕色的栓皮痕迹,有扭曲纵皱纹及多数瘤状的支根痕。质硬而脆易折断。断面不平坦。深黄色,中间呈紫棕色片状枯朽圆心。遇潮湿及冷水即变为绿色。气无,味苦。以条长,质坚实,表面较光滑,色黄者为佳。
主要成分:含黄芩甙、黄芩素、汉芩素、B-谷甾醇、汉黄芩甙、黄芩新素。
黄芩的功效与作用
1、解热。动物实验证实有解热作用。
2、利尿。作用明显,有效成分主要为黄芩素。煎剂也有利尿作用。
3、抗菌。体外试验黄芩对痢疾杆菌、伤寒杆菌、绿脓杆菌、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肺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,有效成分为黄芩。
4、抗病毒。黄芩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PR3有抑制作用。又发现动物(鼠)感染流感后,黄芩可有一定治疗作用。
5、抗真菌。体外试验黄芩煎剂对多种皮肤真菌(如腹股沟表皮癣菌)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
6、镇静和降压。通过加强皮层抑制过程而镇静,通过轻度扩张血管而降压,其作用已经运动实验和临床观察而证实。
此外,黄芩能使血糖上升,并有利胆、抑制肠管运动和抗过敏的作用。
炮制:切片前用沸水汤10分钟或蒸1小时闷软切片。生用、酒炒、炒炭。
性味:苦寒。
归经:入肺、脾、胆、大小肠径。
功能:清热燥湿,止血安胎。
主治:肺热咳嗽,血热妄行,湿热下痢,胎动不安。
临床应用:主要为清泻肺火。
1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(上呼吸道炎、急性支气管炎、肺炎所致的咳嗽)。配桑白皮、浙贝母、麦冬等。
2、用于治疗急性炎症性热病。在清热方剂内,黄芩广泛应用。
3、用于治疗湿热下痢。有里急后重而属菌痢或肠炎者,配白芍,方如黄芩汤,或配葛根、黄连。
4、用于治疗因有热而致胎动不安。用黄芩配白术以清热安胎,如当归汤;偏血虚的或与四物汤同服。
相关文章
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