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师承基础知识之——针灸基础
中医四诊、针灸、推拿、拔罐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必考的基础,今天小编给 中医师承 和确有专长参考者分享针灸...
中医四诊、针灸、推拿、拔罐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必考的基础,中医医师,今天小编给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参考者分享针灸基础知识。
针灸治疗,主要以疏通经络、扶正驱邪、调和阴阳为主。针灸诊疗需治神守气——在针灸实治前后注意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,使病人神情安定,意守感传,治神和守气是治疗的关键。陷下灸之:中气不足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或有关组织下垂;气血亏虚;脉象沉浮无力;阳气暴脱,常灸神阙、百会、气海关元、足三里、脾俞胃俞等穴补中益气。宛陈除之:络脉淤阻的血实证应用刺血的方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。
针灸选穴原则
局部选穴:根据病症部位选择穴位。
临近选穴:选择离病变部位较近的穴位。
辩证选穴:根据病变的性质分析辩证,将病症归属于某脏腑或经络,然后选穴。
原络配穴:针灸临床上,病变经络的原穴常与相表里经脉的落穴相配。
俞募配穴: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墓穴常配合来使用。
常见症状选穴
腰痛:委中、脊中、腰阳关、肾腧、大肠腧、阿是穴面瘫:阳白、四白、颧髎、颊车、地仓、翳风、合谷更年期综合症:百会、关元、肾腧、太溪、三阴交胃痛:
脾胃虚寒:脾俞、胃俞、神阙、气海
胃阴不足:胃俞、太溪、三阴交
寒邪犯胃:神阙、梁邱
食积伤胃:梁门、建立、内庭
肝气犯胃:内关、太冲
淤血停滞:膈腧、三阴交血海
针灸是中医师承培训和确有专长需要掌握的基础之一,希望小编总结的知识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- 上一篇:中医针灸如何治疗后头痛
- 下一篇: 针灸不需要老师?
相关文章
广告位